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137篇
公路运输   667篇
综合类   483篇
水路运输   475篇
铁路运输   32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铜锣山隧洞单护盾复合式TBM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轴承密封出现严重漏油问题的分析研究,将润滑系统的一部分由油润滑更改成脂润滑,快速有效的解决了润滑油泄漏的问题。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而且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掘进时间,确保了工程按时完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2.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双线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高枧槽隧道实体工程,介绍了开挖断面大、岩溶发育、地质复杂的隧道产生大变形的情况及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地表打入钢管桩预加固提高承载力、中台阶钢架间增设纵向托梁与地表钢管桩焊接提高整体受力、设置临时仰拱或横撑、双层拱架支护等措施。通过及时分析围岩和支护变形情况,最终洞内初期支护变形、拱顶下沉、地表开裂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3.
描述了上海船厂在建造亚太地区首艘十二缆物探船时,根据对传统工艺和先进全站仪测量技术的了解,进行大胆工艺创新,成功地将主轴线、艉管支承座和导流罩在分段制造阶段精准地定位、预装完成.将大量船坞工作前移到分段制造阶段,降低了船坞内的安装难度,极大地缩短了坞期.  相似文献   
74.
周祖清 《路基工程》2013,(3):157-159
在太中银铁路跨河口庙水库特大桥(75m+120m+75m)连续梁的两个主墩承台施工中,采用钻孔围护桩对青银高速公路砂质路堤进行支护,并对其进行设计和施工。实践结果,既保证了承台施工安全和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又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轩勇  刘军勇 《路基工程》2013,(3):97-101
结合实体公路工程,通过现场试验段土压力监测,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值;结合破坏模式,对其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粒料桩复合地基按照土体先破坏计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值,接近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通过桩墩间土压力进行计算确定;不论是强夯置换砾石墩还是振动砾石桩,其破坏形式是桩(墩)间土先破坏引起的整个复合地基的破坏。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摩擦摆支座的结构构造和减隔震性能,以一座主跨104m的连续梁桥为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摩擦摆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隔震特性.分析研究表明:摩擦摆支座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较大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为优化设计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77.
依照厦门市疏港路下穿仙岳路通道工程地质勘测资料,根据公路规范、建筑规范和福建省当地规范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单排围护桩的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对各规范计算值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结合大型有限元软件 ANSYS建立桩基础三维弹塑性模型分析桩土共同工作机理,将规范计算值以面荷载的形式在模型中施加于桩顶,对此荷载下的桩体位移和桩底反力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对门机轴向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位移实测值和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规范计算值范围内,桩体未发生破坏。结果表明各个规范公式在计算桩基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时对岩土参数取值各异,采用的计算模式存在差异,因此规范计算值差别较大,ANSYS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可为该地区桩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为了得到T形开孔肋连接件的极限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制作了15组不同的T形开孔肋连接件试件共计45个,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测试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T形开孔肋连接件承载力和破坏形式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可以用于T形开孔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T形开孔肋连接件抗剪承载力大、延性好;T形开孔肋的厚度、开孔大小和混凝土的强度对T形开孔肋连接件承载力影响较为显著;T形开孔肋的腹板高度、翼缘的数量、贯穿钢筋的直径和T形开孔肋的翼缘长度对其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T形开孔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明确部分内填混凝土设计方案在焊接整体钢桁梁结构中的适用性,设计了2组不同混凝土填充范围的T形焊接整体节点试件,对其在水平和竖向荷载下的静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弦杆内填混凝土长度对节点刚度、应力应变分布、极限承载力、破坏模态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心节点相比,弦杆内部分或完全填充混凝土之后,节点的弦杆翼板压屈破坏得到有效避免,钢板应力水平出现较明显降低,且节点的弹性刚度、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显著提高;而部分填充混凝土方案与完全填充混凝土方案的节点力学性能则区别甚微.  相似文献   
80.
通过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分别对其开裂荷载、破坏荷载、控制截面应力、裂缝与变形进行了测试,对比了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差异。从试验结果来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应变实测数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跨中截面体内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内应变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跨中截面钢筋应变与混凝土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值相对较大。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际开裂荷载、破坏荷载大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6%、10%,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4%、3%。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实测值较普通混凝土梁相对较小,表明缓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